兆辉军特汽配

专注汽车配件生产、销售,用细节呈现工艺水准

在线咨询

兆辉军特汽配

专注汽车配件生产、销售,用细节呈现工艺水准

扫描下方二维码,立即获取更多产品信息

您的位置:首页新闻资讯精铸件表面麻点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

精铸件表面麻点产生的原因与防止措施

2022-02-09

1.形成原因

 

(1)钢液脱氧不好而带入的金属氧化夹杂物;

 

(2)脱氧的条件是:选用干燥、洁净的炉料,熔清后先加锰铁后加硅铁脱氧,再加硅钙脱氧,然后停电静置2min,再加铝终脱氧后保温浇注。浇注后立即加木屑或废蜡再盖箱密封冷却。

 

在不脱氧时,如果盖箱密封冷却,因冷却时间较长,存在于钢液中大量的氧有充分的反应时间,大量麻点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。而在**脱氧时,盖箱冷却则保证了没有外来的氧被吸附进钢液,避免了钢液的二次氧化,防止了麻点的生成。

 

①型壳焙烧不透时,型壳在浇注时的高温下会有少量气体产生,这将促进界面反应的发生而形成麻点。

 

②耐火材料中杂质的增加,特别是Fe2O3含量过高,将直接导致其参与型壳和钢液的界面反应,使氧进入钢液造成二次氧化,从而增加了麻点形成的趋势。

 

2.防止措施

 

(1)影响麻点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,是钢液的质量;(即脱氧和浮渣是否**)

 

①应严格按照熔炼工艺进行操作。

 

即按垫底渣→熔化中覆盖→熔清后预脱氧→停电静置除渣→浇注前终脱氧,这一过程来执行。

 

②脱氧剂的选择要达到既能使钢液充分脱氧,又能使脱氧后形成的氧化物熔点低,易于聚集和上浮的目的。终脱氧剂铝的加入量**要严格控制,过多的铝将促使麻点的形成。(铝的残留量应控制在0.015-0.02之间最为理想,过低易产生气孔与麻点,过高加工后有白点与黑点。)

 

③钢料应洁净,而且不宜使用过多的回炉料而使钢料的原生夹杂物增多,熔化过程应尽量防止钢液表面裸露的时间,防止Cr、Fe、Si元素的氧化。

 

(2)由于浇注时型壳的温度约在800℃-900℃以上,浇注钢水的温度约为1600℃左右,此时接触铸件表面的温度高,瞬间金属不会凝固,特别是厚壁件,此时大气中的氧易通过型壳与金属表面反应,形成氧化物,并与钢液中的夹杂物聚集而形成麻点,因此,大件在浇注时,向保温内加入木屑(或木炭),模组在浇完后,立即加入废蜡块盖箱保温,这是防止麻点产生的重要措施。

 

(3)型壳的焙烧温度不低于1180℃,保温时间不少于45min。未**烧透的型壳,在浇注时会有少量发气的情况,且会参与钢液和型壳的界面反应,把氧带入钢液,造成二次氧化。碳钢则因C的含量高,且不含Cr,故在空气中冷却时,界面反应只能形成脱碳层而不致产生麻点;如果有麻点,则型壳未烧好。

 

(4)耐火材料,特别是面层耐火材料,除了主成分应达到要求外,以Fe2O3为主的杂质含量**要低。过高的Fe2O3含量将加剧界面反应的氧化气氛从而导致麻点的产生。

 

3.小结

 

(1)麻点是钢液中铁、铬、硅、铝的复杂氧化夹杂物在铸件表面的聚集物。

 

(2)防止麻点产生的主要措施是熔炼中要充分**地脱氧,并使脱氧产物易于上浮;在铸型冷却过程中要防止铸件表面的二次氧化。

 

(3)严格执行型壳的焙烧工艺。

 

(4)有效的防止铸件麻点的措施:采购石墨砂(石油焦颗粒)做过渡层制壳。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上一篇
下一篇

Copyright ©2022 兆辉军特 版权所有 ||企业资质

Copyright ©2022 兆辉军特 版权所有 || 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|企业资质

去看短视频~